
新聞中心
30℃低溫蒸發:高效凈化半導體廢水的核心流程與價值
精密預處理: 廢水首先經過均質調節,并可能進行必要的中和(調節pH以優化后續蒸發或控制氨氮形態)及過濾(去除大顆粒雜質或部分懸浮物),保護蒸發核心設備免受堵塞或過度結垢。
低溫蒸發核心: 預處理后的廢水進入真空蒸發室。系統維持高真空度,使水在低至30℃左右即沸騰蒸發。蒸發所需熱能由高效熱泵(主要消耗電能)或低品位余熱提供,能耗遠低于傳統蒸發。
污染深度分離: 蒸發產生的水蒸氣(幾乎為純水)上升,而廢水中的溶解性鹽類、重金屬、氟化物、有機物、研磨顆粒等幾乎所有不揮發污染物則被截留在濃縮液中,實現污染物的高效分離與富集。
優質冷凝水回用: 純凈蒸汽被冷凝器冷卻,轉化為高品質的冷凝水。此水質極佳(電導率通常<50μS/cm,污染物去除率>99.9%),可直接回用于對水質要求較高的生產線清洗環節,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。
濃縮液專業處置: 富集了高濃度污染物的少量濃縮液(體積大幅減少90-95%),作為危險廢物委托給具備資質的單位進行最終安全處置(如焚燒、固化填埋),處置成本因量大減而顯著降低。
低溫蒸發的核心價值在于:
穩定達標保障: 對復雜多變的半導體廢水適應性強,產水水質穩定可靠,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排放或高標準回用要求。
成本優勢顯著: 低運行溫度帶來超低能耗;廢水量大幅縮減(90%以上)使危廢處置費用銳減;可回用水資源創造額外經濟效益。
環境友好先鋒: 最大限度回收水資源,顯著減少危廢外排量和碳排放,契合半導體產業綠色制造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。
30℃低溫蒸發技術通過低溫高效分離,將半導體廢水轉化為可回用的優質水源與極小量濃縮危廢,為芯片制造行業提供了兼具技術先進性、經濟性和環境友好性的廢水治理終極方案,是推動產業清潔生產的關鍵技術支柱。